七弦九徽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斫 琴

第一章选材

 

相传有一天伏羲在外巡查,突然发现天空之上祥云笼罩,霞光万里。在此奇景之中,有两只美丽的大鸟降落在一棵高树之上。这两只鸟便是凤凰。凤凰者,不栖恶木,不饮盗泉。非德才俱全的树木不会栖息,非高洁清和的泉水不会饮用。伏羲见状甚是大喜,如此神鸟愿意栖息在这样的一棵树上,这棵树一定是有德高贵之树。而这棵树就是梧桐树,伏羲对这棵树行了非常恭敬的拜礼。事后寻巧匠将这棵梧桐树伐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最后选取了中间一段清浊相宜的部分,挑选了良辰吉日。依据天地宇宙之术与凤凰的身形,做出了形体。又依据阴阳之数在板留出了发龙吟凤鸣之声的音池,最后再依据五音张上了弦。

上述神话只是古琴起源的一个说法,其余还有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和天地之和。再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以及皇帝、唐尧作琴等说法。总而言之古琴都是上古圣王明君创制,为则:上以感应天地万物,中以教化万姓生民,下以修养性情身心。从此尧舜琴和天下实况;师旷听琴论战;孔子龟山忧国;伯牙知音得觅。有高山流水,有凤求其凰,有幽兰独处,有神人和畅。

 

  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太古遗音》)。这是有关古琴最早的传说。可见制作古琴的最佳选材便是梧桐木了。

根据视频中说:梧桐木好但其汁水多甜,虫很容易啃食。所以收来的木材大多都是有虫眼的,在斫琴的过程中,即使不断打磨,深处的看不见的虫眼也不能够发掘。这就会导致琴体不饱满,内部有空洞音色产生偏差。如果虫眼足够多,选用的这块木头就会彻底废掉。所以根据后人的改进,目前古琴用的比较多的木材是杉木。杉木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固耐虫。但是杉木有个比较大的缺点就是它自然生长就会在内部形成一种结疤。就是木头上一块一块的,大小不均的,无规则无排布的,块状密实的斑点。就像是人皮肤上的死肉,杉木这种是天然生长形成的。要想用这种木材斫琴,就要选用小一点的结疤,或者能够保证在斫琴的过程中刚好把结疤挖去而不影响琴的形体。

那么有人就会问,必须用这两种木材吗?如果选用更加贵重、性能优秀的木材制琴会不会更好?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好奇过,我也查找过其他一些材质古琴的视频。为了严谨,我就举例同样的视频创作者制作的琴。他在另一个视频中向我们展示了用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步骤,同样的工艺打造出来的金丝楠木作的琴。这把琴在选料上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但是它出来的音色是干扁的,是缺乏深度的。没有梧桐木或者杉木造的那么通透,那么有韵味。也就是说我拿七根弦搭在书桌上弹出来的声音也就是个这。当然这里是我自己的猜想,其实没有这么差,还是可以听的。我想向你们表达的是金丝楠木不适合作琴,它做家具是没有问题的,结实耐用百年不坏。当然金丝楠做的古琴也不是用来演奏的,它只能算是一件贵重的工艺品,适合有钱人收藏。

说完了材质再来说一下年份,什么年份的木材是作琴的最佳选材。答案是陈年老木。这种陈年的木材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轻便。因为经过多年的阴干,木材内本身的水分已经干到几乎没有了,有的木材内部甚至已经发黑碳化了。这样的木材作琴是最好的。第二就是陈年的木材因为缺少水分,它的形变已经完成。也就是说这样的木材它已经定型了,只要保养的好就不会再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形变了。当然这里排除了常年受雨或者地下掩埋的陈年老木。这样的木头是需要放置在空气中阴干好几年的。如果是新木头就没有上述的这些优点,作出来的琴也就不那么好。顶多是初学者练指法用。

那么上哪里找这种陈年的梧桐木和杉木呢?其实全国各地有很多。例如杉木可以选用旧时农村木制老房子的房梁,到现在怎么也有六七十年了。梧桐木可以选用老一辈结婚时侯的箱子。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所分布。当然也得正好赶上人家拆迁改造。

说完了琴体的材料,再来说说底板。因为古琴就像是一辆车,它有上面的琴体,里面掏空。下面还有一层底板,就像是车的底盘。底板的材料一般选用梓木,从古到今没有别的特别选项。梓木的选择也是要结疤较小的,不过底板对音色的影响就非常的小了。它主要就是作为一个底子来包裹琴身的腔体。

下面要讲的就是木材的大小,多大的木材适合作琴呢?总不能抗棵树过来吧。首先一棵圆木要在伐木场加工成木板。一个比较标准的尺寸就是:琴身选用的木板一般是长一米三,宽三十公分,厚五到八公分。这个厚度原视频说是5公分,我建议稍微厚点,因为接下来凿腹的过程中难免会失误修改。技术不好的不就凿穿了吗。当然原作者是出师的老手了,他能很精准的把握开凿程度。底板的长宽大小要与琴身差不多,可以稍微大一点。底板的厚度就比琴身小很多,大概就一公分左右,就很薄。

木材的选择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讲究但又不完全讲究。中国人就喜欢说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这就是中国特色,凡事要凭感觉去琢磨。所以说我觉的,作为中国的说明文就不应该和西方的一样绝对准确,用词绝对考究。“差不多、大概”等字眼在中国的说明文里应用是合理的,这就是中华文化。

本章的内容就到这里,下一章我们就开始进行斫琴的第一步——画图。

评论